污水重生路——六位水專家計劃建污水概念廠
新加坡的超市賣一種牌子叫作“NEWater”(新生水)的瓶裝水。在該國政府舉辦的各類會議活動中,也總能見到它。甚至,當地“新生水展覽館”成了全球游客的一個“景區”。
“新生水”的前身是生產和生活污水——每天從工廠流出的廢水和居民樓流進陰溝的水。2002年,借助發源于太空研究的膜技術,新加坡將污水變成了可再利用的水源,也使這個故意拼錯的單詞——“NEWater”永遠載入史冊。
2014年1月下旬,在飄著各種化學藥劑味道的污水實驗室里,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向財新記者講述了這樁舊事。
講述舊事的目的,是他與另外五位中國水專家一道,計劃用五年時間在中國建一座面向2030年至2040年的污水概念廠,此消息隨后于2月14日正式向全國發布?!癗EWater”,是他們的參考范本之一。
六位水專家之所以要做這件事,起因于對中國污水處理現狀的嚴重不滿。至2013年,中國已經建成并運行了3500余座污水處理廠,日處理污水1.4億立方米上下。中國已成為全球污水處置量最大的國家,但中國絕非污水處理強國。
業內專家普遍認為,中國污水處理領域至少存在四大問題:一是近年污水廠建設大躍進,但管網配套滯后,致使大量處理廠產能閑置;二是污水“體外循環”現象較多見,因資金和管理問題,污水廠對部分污水不處理;三是中國污水量大,現有標準下處置即便達標,也常造成較嚴重的水體污染;四是污水中的污染物最終未得到根本性的處理,隨著80%以上的未處置污泥重新回到自然環境。
六位專家的污水概念廠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。參與的專家認為,管網和污水“體外循環”是社會問題,但概念廠將在污水處理標準和污泥問題上進行徹底變革?,F有的水處理工藝,完全可以將污水處理成類似新加坡的“NEWater”,讓污水重新成為資源。
“污水廠在人們印象里就是‘臟與臭’的代名詞,可我們想讓大家看到,通過努力,污水處理廠也可以變得‘高端大氣上檔次’?!蓖鹾槌颊f。
六位專家的概念廠尚未有實質操作,他們準備用五年時間建廠。廠子會用他們的理念和技術,未來可能會與地方政府及企業合作讓廠子落地。
革弊圖新并非易事。六位專家的設想最終能否落地尚未可知,未來更會有資金、技術選擇、理想與現實碰撞等一系列難題等著他們。
但顯然,六位專家的理念與方向是對的,中國污水業需要這種探索。